本文目录
你好 我也是学易的 我看林之满的周易全书 看不懂 你能给推荐几本书
虽然过了好几年了,我还是发表一下个人意见吧,林之满主编的这本周易全书总体来说通俗易懂,但是对六十四卦爻辞解释翻译的并不是很贴合古时国情,而是更贴合现代可以说是新解吧。简单举例:“帝乙归妹”讲的是纣王的父亲把女儿嫁给文王的故事。此文翻译成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属臣。如果没有古时典故此文也无不可。此书中有很多新译就不一一说明了,还要读者仔细研读。
易经所阐述的正是变化之道,一阴一阳包含宇宙万物(有阴有阳才叫一阴一阳,不能解释一个阴一个阳,那是不对的)。易经解释起来是非常模糊的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事有阴阳没有绝对的正确,怎么说都对,但是怎么说都只对一部分,不可能全对,因为《易经》太大了。所以不能只看一本书就以为看懂了易经,但也不能是易经就买,可以先买一本的入门书籍从八卦的由来画卦开始看,慢慢过渡到64卦的演变再到64卦的每一爻的爻辞,可以辅以《十翼》里的彖传与象传理解每一个爻辞的含义,多加引证求同存异。学习易经我们一起来探讨。
想看易经的书都有哪些
推荐一下高亨先生所著的《周易大传今注》吧。今人中潘雨廷先生的书也值得关注。
转一篇评论供你参考。内里还提到一些其他的书和人。
《易经》原来就只是本卜筮之书,夹杂着一些上古时代的社会风貌。但经了孔子的编撰,以及可能是战国时候逐渐写就的《易传》的解释,一方面,这本卜筮的书在汉代被尊为了经典,另一方面书的内容也由迷信转向了哲理。两千年来,因为其经典的地位,无人敢去质疑,连最明显的许慎早已指出的“贞,卜也”也要联系到《左传》上讲的四德去,就遑论其余了。同时,经典是需要不断阐释的,于是历朝历代讲《周易》的就联系人事,天文,地理……,再夹杂上自己的一些私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总不脱象数,义理两派,格局大的便从义理里创造出伟大的哲学思想来,如王弼,二程,朱子等人,格局小的,便胡说一道,将周易往道教思想上引,陈抟,刘牧的图书派便属这一流,其余引入史学的如杨万里,引入心学的如王宗传,杨简,各有其理,也算是借古革新的再创造。
到了近代,儒家地位不断下降,连儒家的伦理道德观也崩塌了以后,《周易》既不再被尊为经典,从学术意义上便要还他一个真面目,于是疑古派出来,要做一次大的整理,就有了《古史辨》的问世,其中,顾颉刚,李镜池两位先生对于周易的研究尤为重要,之后便是高亨先生的这两本《周易古经今注》与《周易大传今注》,其都特别强调经归经,传归传,将所谓的《十翼》放到儒家里去,做一番思想研究,再用小学的方法重新解释易经。经此一番阐释,整理,《周易》方才得以现其真貌。而遍观当代研究《周易》者,真正的学者盖少,多是借易来宣扬迷信,或是贩卖自己的一点私货,真无聊至极。
但高先生这两本书,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缺点。一个在于特殊时代的影响,有时候会在解传末尾加上一些狗尾续貂的话,但究竟比较少,不像李镜池先生,其《周易通义》一书这样的篇幅比较大,其时学者之思想自由只能如此而已,每一触及常沉痛不已。特别是镜池先生,可算是我的师祖,听老师提及他往年就《周易》所做笔记,满屋皆是,有些是被人抄(抄家之抄)走,有些是他身后慢慢散落,其笔记据说只他一人能看懂,现在存留者无人整理,这不能不说是学界一大损失。
高先生的另一个缺点或在于自己也不能避免以己意揣测的毛病,有些字句不能解释,就说是衍文或是错文,这在《周易古经今注》中尤为明显,而在解释易传时候,有些字句也都强为之解,似乎非要解释个清楚明白不可。其实,彖传,象传因为是解释《易经》,如同后来的佛教签文一样,多有模棱两可处,可供人好自由发挥,不好硬强为之解。这也正是《周易》众说纷纭的关键所在。
现在看来,如果真要对《易经》做深一步的研究,地下甲骨文的证据,以及小学的精通为必要条件,如此则可由这部卜筮书进一步推究其时社会生活面貌,这也是镜池先生所着力之处。而关于易传,作为哲学之书来研究,以明了战国时代哲学发展之情况更为合理,如朱伯昆先生之《易学哲学史》即对此多有发明。
林之满主编周易全书怎么样
解读易经都是理论的东西,不太容易被人理解,显得很晦涩,最好先学八经卦的基本原理,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这两个学好了再看诸如易传、序卦、杂卦之类的,最好有排卦、断卦举例的书。
以上就是关于林之满周易,你好 我也是学易的 我看林之满的周易全书 看不懂 你能给推荐几本书...的全部内容,以及林之满是谁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