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周易升卦详解
升 巽下坤上
《序卦传》说:“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物积聚起来,必然增高,增高必向上,所以萃卦之后次之以升。升的含义是前进而上。升之为卦巽下坤上巽为木,坤为地,木在地下,必萌发生长而向上增高,有升之象。
升 , 元亨 , 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
六十四卦卦辞只说“元亨”而别无他辞的有大有和鼎两卦,说“元亨”也有他辞但无戒辞的有升一卦。就是说六十四卦中唯大有、鼎、升三卦讲“元亨”而不加任何条件,不加任何限制,突出地强调元亨,别的卦都不如此。虽比卦与大有相似井卦与鼎卦相似,但是比与井二卦所云都是普通百姓的事情,而大有与鼎二卦所云则在养贤,尚贤。渐卦与升卦也相似,升是向上,渐也是向上;升所云是贤者之升,渐所云也是贤者之渐。渐不言“元亨”而升言“元亨”者,是因为渐是贤者有所需待而进,升是贤者得时,无所阻碍而登。
“见大人”、“南征”就是升,“勿恤”、“吉”,就是“元亨”。当升的时候,自己的才智、道德的修养成熟了,还要见大人得到大人即王公圣贤的提携。不必忧虑志不得遂,尽管南征就是了。南征是前进的意思。前进得吉。
阴阳之理,没有过不及或进退的问题。 卦爻之气又皆自下而上。凡卦下体为内,上体为外;内为北而外为南。 今升卦内为巽进而外为坤顺,故“南征吉”。巽阴始,坤阴盛,阴位定于北,其征也必南行就阳。阴质本降,今既已南征,故谓为升。
《 彖 》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享。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柔以时升”,这一句是解释卦名的。升的含义就是自下升高,那么是怎样的一种升呢?是这样的一种升:其起点是初六,初六居下体巽之下,阴自此始生,然后向上发展以极于上。犹如一棵树,自根部开始滋生,生长向上,以至于枝叶繁盛。从卦之二体而言,谓坤上行也,巽既卑而就下,坤乃顺时而上。“柔以时升”谓时当升也。柔既上而成升,则下巽而上顺,以巽顺之道升,可谓时当升矣。
“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这几句是解释卦辞的。“大亨”应为“元亨”。“元亨”作为卦辞,必与卦名有联系。就是说,卦名曰升,升之中已经包含了“元亨”的意义。《彖传》从卦德卦体两方面进一步发掘“元亨”的底蕴,但也不出乎卦名之中。“巽而顺,刚中而应”两句连解释卦名升并以解释卦辞的元亨。
这可以与无妄对照看。无妄“动而健,刚中而应”,升卦“巽而顺,刚中而应”。一个是“动而健”,下动而上健,九五刚中应于六二,顺乎自然,应乎规律,是谓无妄,无妄而元亨;一个是“巽而顺”,下巽而上顺,九二刚中正应于六五,能而顺,其升以时,所以元亨。
“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有庆犹今语所谓好事。“用见大人勿恤”,得见大人,则升是肯定无疑的,勿庸忧虑了。这对于个人来说,升路已开,了无阻碍,是好事,对于天下人来说也将是好事。凡事不仅于己好,于天下人也好,谓之有庆。
“南征吉,志行也”南通常是所面对的方向,南征即向前方行进。向前进即可实现其升的志愿,取得成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升卦巽下坤上,下边是木,上边是地,有木生于地中之象。木生于地中,由幼小细嫩之芽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是一个日积月累,从容积渐的过程。其间不可躁,不可逆,不可助长,宜顺理而进,以时而行。君子观升之象,应用到修养和政治上,要念念谨慎,事事谨慎,日日谨慎。德行与政绩都要积小以成高大,切不可幻想一朝成大事大名,而弃小善不为。
初六,允升,大吉。
允,信。升之为卦巽下坤上,巽好像木,初六巽主居下,好像木之根。木之根在地下,有地中养料和水分的滋养,其向上生长而成为大树,是没有疑问的。升卦之所以为升卦,关键在于下卦巽,有地而无木何以升;巽之所以为巽,关键在于初六,木而无根何以为木。升卦初六最为重要。所以卦中六爻唯初六曰大吉。与升相对的无妄,情形类似。初爻的地位极重,故无妄六爻也唯初九曰吉。
《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上指上体三阴。初六居下,柔进而上,与上体之三阴同志;它要升,三阴也要升;它的升受到众同志的信赖和配合,所以允升大吉。
九二,孚,乃利用 禴 ,无 咎 。
孚,诚信。此爻辞与萃六二相似。萃六二因中虚而孚,上与九五相应,此因中实而孚,上与六五相应。二爻虽虚实不同,而有孚于上,却是一样的。萃六二有孚于上是为了求萃,此爻有孚于上是为了求升。前者以柔应刚,后者以刚应柔,刚柔所居不同,其以至诚相感则不殊,因而《彖传》都说:“刚中而应。”
“孚乃利用禴”的孚字很重要,表明必孚乃利于用禴,若不孚则不利于用禴。禴是简质无文的祭祀。“利用禴”比喻阳刚之臣事柔弱之君,以至诚之心相感通而不用文饰,方可无咎。当升之时,本来以柔为好,九二以阳刚得无咎,主要是因为它居中。可以说,初六大吉以柔,九二无咎以中。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有庆是好事,有喜也是好事,而含义略有不同。前者意谓已有福庆而又及于别人,及于天下,它涉及的面较广;后则只关自己,不关涉别人,所谓有喜,是就事情本身而言,事情是好事,把好事办成却又不损失什么不妨碍什么,甚至还会带来另外的好处。九二以至诚求升于上,是处升之时最好的为臣之道,不唯无咎而已,还可以行刚中之道,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故云有喜。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周易·说卦传》
【 原文 】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则退也。
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也;亲寡,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始,遇也,柔遇刚也。
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 详解 】
《杂卦传》从文字表面上看,未尝不可以理解,其中亦颇多精义。但是为什么《杂卦传》也论述了六十四卦,而其先后次序与《序卦传》不一样?又为什么自“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以下五十六卦皆以反对为序,而自“大过颠也”以下八卦则否呢?这些问题实难索解。因此我们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原则,就
不加以解说了。
吕绍纲按:当年先师金先生和我对《杂卦传》空着没讲,因为我们不明白。后来廖名春把它讲明白了,现在把廖文照引于下,填补这个空白。
《杂卦》在今本《易传》诸篇中最短,它是以卦象对举见义的形式揭示《周易》六十四卦卦德的一篇专论。
《杂卦》通篇为韵文,共用了十九个韵,因而显得音节和谐。除篇末的八个卦之外,《杂卦》其余五十六卦的排列顺序都很有规律,它们皆“二二相耦”,每两个卦成一组;每组两个卦的关系又是相综相错或非复即变。如开篇它就说:“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这里的六个卦,乾卦和坤卦是一组,比卦和师卦是一组,临卦和观卦是一组,这就是“二二相耦”。
乾卦的卦形为六个横线,坤卦的卦形为六个断线。它产两卦同位之爻的爻性全部相异,乾卦的初爻为阳,坤卦的初爻为阴,其他二、三、四、五、上爻也皆如此。这种关系韩康伯称之为“错”,孔颖达称之为“变”。比卦和师卦、临卦和观卦这两组卦与卦之间的关系则不同。比卦上坎下坤,卦形为(无法显示也无法描述,自己去搜索),师卦上坤下坎,卦形为(无法显示也无法描述,自己去搜索),将比卦的卦形倒转过来,就是师卦的卦形。临和观也是如此,将上坤下兑的临卦倒转过来,就是上巽下坤的观卦。同组内两卦之间的这种关系,韩康伯称之为“综”,孔颖达称之为“覆”。
《杂卦》前五十六卦二十八组,每组内的两卦,其关系不是“综”就是“错”,不是“覆”就是“变”。可是,从第五十七卦起,后面的八个卦就不同了。这八卦是大过和姤卦,渐卦和颐卦,既济和归妹,未济和夬卦。大过上兑下巽,姤卦上乾下巽,它们之间既没有相综或相覆的关系,也没有相错或相变的关系。渐和颐、既济和归妹、未济和夬卦也皆如此。这种不合乎规律的现象,显系错简所致,宋人蔡渊根据前五十六卦“二二相耦”、“非覆即变”的结构和句尾押韵之例,将后八卦改作:
大过,颠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这样,大过和颐卦就成了相错关系,归妹和渐卦既济和未济、卦和卦就成了相综关系,其说为是。
由此看来,《杂卦》实际将《周易》六十四卦分成了三十二组,其中乾与坤、小过与中孚、离与坎、大过与颐这四组卦皆是相错关系,其余二十八组皆为相综关系。就是用这种“错综其义”的方法,《杂卦》重新编排了《周易》六十四卦的顺序与今本《周易》的卦序相比,《杂卦》卦序有同有异。就“二二相耦,非覆即变(即相综相错)而言,它们是一致的。但今本《周易》的卦组与卦组之间如《序卦》所说,有意义上的联系,成为一因果联系的系列。
可是,《杂卦》中卦象的排列,却没有这种联系。如《杂卦》初始的六卦,各卦组间的两卦,有着反对关系,一刚一柔,一乐一忧,一与一求。但乾坤组与比师组、临观组之间,却互不相关。此说明《杂卦》所追求的是卦组内的逻辑结构,而不是卦组之间先后的续承关系。
《杂卦》对“二二相耦”卦组意义的解说,采取了“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韩康伯注)的方法。所谓“以同相类”,就是将卦义相同或相近的两卦作为一组,通过对举使其义凸显。如:
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大壮则止。遯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
屯卦称“见”,指生机呈现;蒙卦称“著”,“著”即明显。属同义对举。大壮称“止”,即强盛知止;称“退”,指时穷退避。大有称“众”,指所有众多;同人称“亲”,指与人亲近。与人亲近则所有众多,这都是以类相从。
但《杂卦》主要的解释方法是“以异相明”。所谓“以异相明”,就是通过揭示两卦的对立关系来凸显其各自的意义。上举“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就是如此。乾卦和坤卦阴阳相错,卦形相对,其德性“刚”与“柔”也相反;比和师卦形相综,互相反对,其德性“乐”和“忧”也相反;临卦和观卦为覆为综,其义也相反,一是与人,一是营求。通过这种对立的比较,就最大限度地揭示了两卦性质的不同。《杂卦》这种“以异相明”的方法突出了《周易》用矛盾对立观念解释世界的意义。
《杂卦》的主要范畴是“刚”、“柔”。首句“乾刚坤柔”,表达了其对立义。乾卦由六阳爻一组成,代表事物的刚健之性;坤卦由六阴爻--组成,代表事物的柔弱之质。乾、坤对恃,表示万事万物无不具备刚柔两重性,而其间的刚柔消长则决定了事物之间的互相区分。
乾、坤以下六十二卦正是以刚柔消长的不同态势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的。如:“否、泰,反其类也。”否卦上乾下坤,泰卦上坤下乾。一是内柔而外刚,一是内刚而外柔,以刚柔分类,态势正相反,故云“反其类也”。
又说:“剥,烂也;复,反也。”剥卦上艮下坤,柔长而刚退。复卦上坤下震,刚退尽而复返,虽只一刚爻居下,但表示了刚健之性的发展趋向。所以剥、复对举,说明刚柔消长决定了事物的不同发展趋向。
刚柔思想反映在人事上,则刚为男,柔为女;刚君子而柔小人。如说:“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归妹上震下兑,震为长男,兑为少女;渐为归妹之综卦,上巽下艮。巽为长女,兑为少男。两卦都是以嫁女作解,长男配少女,与礼相宜,故归妹云“终”;少男配长女,与礼不宜,故渐云“待”。这是以男女为刚柔。
《杂卦》结尾云:“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姤卦形为上乾下巽,一柔初生,《杂卦》不言柔“反”,而言“柔遇刚”。夬为姤之综卦,卦形为上兑下乾,五刚下长,一柔仅存,刚占绝对优势,故云“刚决柔”。既然是五阳决除一柔,所以“君子道长”,而“小人道忧”。所谓“君子”、“小人”,也是“刚”、“柔”。
《杂卦》以“乾刚坤柔”始,以“柔遇刚”、“刚决柔”终。中间的六十卦,虽未明言刚柔,但刚柔之义或示之于六爻,如否、泰、剥、复,或显之于上下卦,如渐、归妹。未言刚柔而实寓刚柔之义于其中。所以,《杂卦》实际是以反对为内在结构形式,以刚柔思想为主线的一篇《易》说。
全本完。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易经的智慧大壮卦下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赢。壮于大舆之 輹 。
九四与九二一样,都是以阳居阴,刚有柔来济,因而不至过于壮。但九四居四阳之终,也有容易过于壮的一面,所以爻辞说“贞吉”,即安定不动可得吉。既“贞吉”了,则能从容以进,无有失误,所以爻辞又说“悔亡”。
“藩决不羸”,是承前面九三爻辞“羝羊触藩,赢其角”而言。九三为前面的九四所阻,如遇藩篱,藩未破,角却羸了。九四的前面是二阴,二阴构不成九四前进的障碍,藩无须触已经决开,角羸之虞自然不会有。
九四前进的道路既通,便有“壮于大舆之輹”之象。輹不同于辐,輹在轴,辐在轮。在轴之輹强壮,利于车行。“壮于大舆之輹”,谓车强无病,壮于进,利于行。
《象》曰:藩决不赢,尚往也。
尚,上也。尚往,把前进、行动放在首位。爻辞在“贞吉悔亡”四字之后又说“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较輹”,容易使人误以为九四居柔为不进,“小象”乃提示以“尚往”,告知人们九四“藩决不赢”是进,不是不进。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六五用和易的办法把羊的刚狠给丧失掉了。羊性刚,羊在这里象诸阳方长而并进。六五以柔居中,对于向上并进而来的诸阳,善于用和易的办法制服之,使诸阳无所用其刚,无所用其壮,这就是“丧羊于易”。六五如此则可以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是由于位不当。位不当,在《易》中指爻位不当。以刚居刚位或以柔居柔位,是位当。以刚居柔位或以柔居刚位,是位不当。位当好,位不当不好。这是《易》之常。有的时候,即在有些卦里,位不当好,位当不好,这是《易》之变。大壮卦的情况属于后一种。
大壮卦六爻凡位当的如初九、九三二爻都不好,一为“征凶”,一为“贞厉”。凡位不当的如九二、九四、六五三爻都好,不是“贞吉”便是“无悔”。六五位是刚而质为柔,以柔居刚,是位不当。位不当本来不好。然而在此,不好变成了好,因为正是由于以柔居刚,刚柔调济,使六五具有柔顺和易之德,才能帖然制服强壮并进之诸阳,“丧羊于易”而无悔。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上六所处是壮之终,动之极,一卦之穷,正是进无可进,退不可退的时候,很像羝羊之角挂在藩上,不能退也不能遂。处于这种困境的人,“无攸利”,什么也不能干,干什么也不行。但是“艰则吉”。艰,帛书《周易》字作根,疑读为限,指限制盲动,免受戕害。艰则吉,意谓若能限制盲动,免受戕害,则会得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不能退,不能遂,是做事不周详。艰则吉,是限制盲动做事小心谨慎,则会得吉,即使有点小过失,也不会长久。
〔总论〕
《杂卦传》说:“大壮则止。”大壮是大者壮,大者壮即阳刚盛长。阳刚盛长正是阳刚当止则止的时候。阳刚正在盛长而要求止,并非易事。要把握好止的度,最为重要的是解决好正的问题。因此大壮卦辞只讲了“大壮利贞”一句话。爻辞的意向与卦辞一致。四个阳爻除初九有壮之累外,其余三爻都言贞。《彖传》对此认识得更深刻,它明确指出:“大壮利贞,大者正也。”
大正莫如天地,天地之正莫如刚柔相济。表现在大壮六爻之中,以刚处柔或以柔处刚皆利,而以刚处刚或以柔处柔都不好。爻位则不正好,爻位正反而不好。阳刚盛长之时所需要的正,恰是爻位之不正。唯其爻位不正,刚方可得柔之济,刚柔相济才是大壮所需之正。
这一点于爻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则是九二和六五。九二贞吉,但爻不当位,“小象”释之以“以中也”;六五无悔,“小象”释之以“位不当也”。以柔居刚,爻位不当。也正因为交位不当,才得刚柔相济之正。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此平台没有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到其他平台……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周易睽卦详解
睽 兑下离上
《序卦传》说:“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睽的意义是睽乖离散。家道必有穷日,家道穷则必睽乖离散,所以家人之后次之以睽卦。睽之为卦上离下兑,离为火,火炎向上;兑为泽,泽润向下。一个在上且向上,一个在下且向下,有二体相违之象。又离为中女,兑为少女,二女虽同居,但毕竟要嫁到不同的人家,也有相违之象。因此这一卦名曰睽。
睽,小事吉。
六五柔为卦主,故称小。主柔而应刚,故不可大事,而小事犹有吉也。小事吉是说处在睽的时候,事情已经睽了,不合了,不应以忿疾之心强为之合睽,应当采取温和柔顺的办法,周旋委曲,慢慢解决问题。
《 彖 》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解释卦名曰睽的意义。睽卦上体离,下体兑,火向上而泽向下,虽在同一卦中而所为却不同。离为中女,兑为少女,二女虽住在同一室中,各思其归,所想却不同。二事有同的一面,同时又有不同的一面,不同的一面还很明显很深刻,这就是睽。睽乖的两个事物必须有同为前提,根本不相干的两个事物无所谓睽。
“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此以卦才解释卦辞。从卦体看,“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讲的是事物动而相睽的一面。从卦才亦即卦德看,讲的是事物有睽而必合的一面。兑说而附丽离明,有利于睽而合,“柔进而上行”,有利于睽而合,“得中而应乎刚”,也有利于睽而合。睽而不合,天地万物便要停止发展,便要息灭。睽而必合,主要是柔在起作用。因为是柔的作用而得吉,所以叫小事吉。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在从卦体和卦才两方面讲完事物动而相睽和睽而必合的关系之后,孔子接着进一步阐发睽的普遍意义和应用价值。睽,看来不是好事,而实际万事万物没有睽是不行的。睽的用处大着呢。天地是最大的睽,天在最上,地在最下,正是因为有天地之睽,才有四时变化,才有万物萌生。男女是最显著的睽,正是因为有男女之睽,才有阴阳交感,才有人的生育蕃衍。世间万物千差万别,是最普遍的睽,正是因为有万物之睽,万物才能有类,有类才能有合。假若没有睽,则将是天地浑沌,男女不分,万物无殊,合也就无从谈起。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君子观睽之象,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要以同而异。睽卦揭示的道理是事物睽而合,有睽必有合。也就是说,事物的同是以异为前提的。没有睽的合,没有异的同,是不足取的。所以告诫说:以同而异。君子处于世上,要同中求异,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以同而异”与《论语》“和而不同”的说法一致。没有异的同要不得,犹如无五音之分的音乐一样,听不得。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初九以阳刚居卦之初,是以刚动于下之象,所以有悔,然而初九又与九四敌应,敌应在睽的时候属于同德相与而相遇,所以可以亡其悔,使有悔变成无悔。初九处睽之初,是睽而未深的时候,这时求合睽的最好办法是安静以俟,不急于求同。好像马跑了,越追马越跑;索性不追它,它反倒容易自己跑回来。还要宽裕从容,不轻率立异。好像与我交恶的人欲来见我,我忿激不见,往往隔阂益深,甚至永远不得合睽;一见则睽情可立释而得无咎。
《象》曰:见恶人,以辟 咎 也。
初九处睽之始,睽违刚刚开始,还不深刻,这时恶人主动来与我合,我应逊而见之,以不使睽违加深而得咎。
九二,遇主于巷,无 咎 。
按照《春秋》书法,礼仪齐全的会见叫会,礼仪简约的会见叫遇。巷是贴近宫墙的小路。君臣宾主相见,升堂由庭不由巷。九二与六五正应,《彖传》所谓“得中而应乎刚”即指此二爻的关系。九二要与六五相见相合的愿望十分迫切,以至于“遇主于巷”。与主相见,礼仪简约不备而且升堂由巷不由庭,循墙而走。态度是谦逊又谦逊,谨密又谨密,有卦辞所谓小事吉的意思,无咎是必然的。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九二遇主于巷,虽谦逊谨密,极尽委曲,但并不是违背正道的诡遇。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以上就是关于金景芳周易全解pdf,周易升卦详解的全部内容,以及金景芳周易全解pdf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