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不可能发生的事 想知道的人很多,因此,小编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有哪些有关元宵节的传说故事?和元宵节不可能发生的事 的内容,让大家更深入了解为什么四大名著里元宵节的夜晚都有大事发生,来了解了解。
元宵节不可能发生的事 :元宵节是传统佳节之一
众所周知,元宵节在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年春节过后,正月十五那天,人们纷纷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共度元宵节,在这一天,大家都会挂灯笼、吃元宵、猜灯谜等,全家团圆在一起过节。那么除了这些,元宵节这一天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我们都知道,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在古代,没到这一天街上都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古时候人们在晚上都不会出门的,俗称宵禁。可是每到元宵节那一天,宵禁都会被解除,因此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晚上出来活动,一起过节。所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一个节日。
当然,在元宵节这一天也曾经发生过许多事情。最有名的一件事就发生在三国时期,由于曹操势力逐渐扩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引起了各方诸侯的极度不满,因此,一些朝臣们就谋划在元宵节这一天聚集起来,合力起兵对抗曹操,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这也是一桩非常值得一提的事情。
还有一件比较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曾经有一次在元宵节微服私访,在街上探视民生,偶然间遇到了一些正在猜灯谜的老百姓们,其中就有一道谜题上面画着一个没穿鞋并抱着一个大西瓜的女人,后来有人猜到了这个谜底,就是淮西大脚妇人。朱元璋听到后想到了自己的皇后马氏,她就是淮西人,并且也有一双很大的脚,朱元璋就觉得这个灯谜是在暗中讽刺他的皇后,因此十分恼怒,最后将这些人全部斩掉了。其实,这也都是误会而已,人们出于娱乐,并无他意,而朱元璋却太过于敏感多疑了。
跟元宵节有关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也是因为这么多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造就了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元宵节。
元宵节不可能发生的事 :历史上的元宵节都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元宵节,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西汉时期便已成为固定节日,关于它的起源也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按照道教的说法,天、地、水三官分别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降临人间,因此,元宵节由迎接上元天官的祭祀活动演化而来,故有“上元节”之称。
道教祖天师张道陵亦被认为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公元34年2月22日)降生的,在我国历史上,元宵节除了是张天师的诞辰,还发生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
一、元宵节前夕 正月十四
▶322年2月16日 王敦起兵反晋
王敦出身于魏晋时期门第最高的士族——琅琊王氏,在西晋末年,他接受堂弟王导的邀请,帮助渡江南下的司马睿立足称帝建立东晋。
司马睿作为皇室远亲,自知势单力薄,只有依靠琅琊王氏才能立足,早年便与王导结交,并视其为心腹,甚至在公元317年举行登基大典之时,直言要与王导共坐天下。
不过在称帝之后,为了加强皇权,司马睿开始重用刘隗、刁协等人,有意联合其他士族削弱琅琊王氏,并疏远了一心辅佐自己的王导。
宠辱不惊的王导对此不以为然,而骄横恣肆的王敦则甚为不满,遂于公元322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十四)在武昌起兵反晋,史称王敦之乱。
在这场叛乱中,司马睿曾言:“想要夺我的位置,只须早点说明,何苦牵连百姓。”可见晋朝皇权在世家大族面前的无奈。
王敦在攻入建康(南京)之后,原想废黜元帝,篡权夺位,后因王导阻止,而选择退回武昌,遥控朝政。
▶1898年2月4日 清政府印造昭信股票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举借外债以支付战争赔款,但巨额的筹本还息反而加重了财政负担,在这种困境之下,涌现出了一批著书立说传播西方财政学、公债学的有识之士。
如晚清“四大买办”之一的郑观应就认为举借外债不如贷之于民,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考虑筹借微息的外债。
最先上书奏请发行自强股票的黄思永也在奏折中表达了对西方财政手段的赞赏,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债券发行思路。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清政府于1898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准奏发行国内长期公债,名为“昭信股票”。
但“昭信股票”的发行并没有经过科学调研,发行面额极不合理,大大超过了认购人的负担能力,如股票面额最低为一百两白银,而当时普通百姓的人均年收入只有6两左右,根本无力认购。
同时在发行过程中存在强制摊派的现象,无论大小官员都要领票缴银,认购负担最终转移至底层农民身上,成为一种“苛捐杂税”,以失败收场。
▶1923年3月1日 孙中山重建大元帅府
袁世凯去世,张勋复辟失败之后,重新掌控中央政权的皖系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旧国会。
军阀割据形势图
将“约法”和国会视为共和国象征的孙中山因此发起护法运动,依靠桂、滇军阀,在广州组建了护法军政府。
军政府成立后决议实行党、政、军权合一的大元帅制,并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原想利用护法运动掌权的桂系对这一结果非常不满,于1918年推动军政府改组,将大元帅制改为总裁合议制,剥夺了孙中山的实权。
眼见护法失败的孙中山于5月离开广州前往上海。
1920年,粤军击败桂系军阀夺回广州之后,请孙中山回广州主持政局。随后,孙中山在广州重组了护法军政府,任大总统一职,并在1921年5月5日的就任仪式中称:“傥徐世昌舍其非法总统,自己亦愿同时下野”。
1922年,直系在战胜奉系之后,为了能控制北方政府,强令徐世昌辞职,推黎元洪为总统,并恢复了旧国会,以此来打击南方护法政府的合法性。
妄图独霸两广的陈炯明,趁此时机,于1922年6月围攻总统府,以徐世昌已辞去总统之位为由,要求孙中山总统兑现与徐世昌同时下野的承诺。
护法运动再次失败,孙中山被迫避居军舰,由香港赴上海。
陈炯明控制广州后,纵兵淫掠,致使民怨沸腾,孙中山在上海令北伐军改编为讨贼军,于1923年1月将陈炯明逐出了广州。
1923年3月1日 (农历正月十四),孙中山在广州重组海陆军大元帅府,并担任大元帅一职,而这一政权机构就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前身。
元宵节不可能发生的事 :有哪些有关元宵节的传说故事
1、传说故事一
宋代福州有个太守名叫蔡君谟,面对千里饿殍却要粉饰太平。他下令一道,要求治下所有百姓,每家在元宵节之夜必须燃灯七盏。有个穷人叫陈列,制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书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消息传到太守耳中,他只好收回成命。
2、传说故事二
在汉武帝时期,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身处深宫,没法在正月十五与父母团聚尽孝。为此,她欲跳井自尽,为了帮助元宵姑娘为父母尽孝,智者东方朔想出了一个计划。他告诉汉武帝,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下令在正月十六火烧长安都。为了拯救长安城,汉武帝问东方朔该怎么办。
东方朔回答说火神最爱大红灯笼。他建议在街道上悬挂大红灯笼,皇帝、皇后、六宫嫔妃和朝廷大臣都要外出观赏灯笼。这样,火神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灾难也就可以避免了,皇帝采纳了东方朔的建议,当所有人都外出赏灯时,元宵得以有机会溜出皇宫,和家人团圆。
扩展资料:
节期节俗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不可能发生的事 :四大名著里
看过四大名著的都知道,到了元宵节的夜晚都会发生一些大事情。小说里,将大事情安排在元宵节发生也并不是没有它的道理,因为元宵节是个不一般的节日。古代的时候,到了夜晚,老百姓是不允许在街上游走的,这就是宵禁。不过到了元宵节前后,宵禁就会被解除,百姓可以到街上去玩,街上也会有许多活动。街上人多了之后,自然会发生点事情。
古代官府认为晚上难以对老百姓实现强有力的控制,所以他们粗暴地决定不让老百姓晚上出门,那时城门会关闭,居民区也会被封闭。老百姓到了夜晚只能关在家里,就像笼中的鸟儿一样没有自由。不过,到了元宵节前后,官府会把宵禁给取消掉。老百姓们都非常高兴,男女老少都会去街上游玩,有的逛街,有的约会,有的会外出喝酒。可以说元宵节就是古人的狂欢节。
到了后来,帝王们也会加入到元宵节狂欢之中,他们会在某个楼上看灯,幸运的平民有的还可以一睹帝王的龙颜。
实际上人一多,发生点事情很正常,现在也是这样,哪里举行什么活动,都会派很多安保人员维持秩序。古代的那些作家们在写故事的时候自然会代入当时的时代背景,元宵节如此重要,他们当然会把一些重要的情节、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元宵夜发生了。现代读者对此可能体会不深,古代的读者就很能理解为什么大事总是发生在元宵夜了。
以上就是关于元宵节不可能发生的事 ,为什么四大名著里元宵节的夜晚都有大事发生的全部内容,以及元宵节不可能发生的事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