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寿命通常超过其所在星系的寿命。例如,尽管银河系将在37.5亿年后与仙女座星系碰撞并合并,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太阳和其行星。然而,太阳的光度将在未来37.5亿年间增强近40%,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宜居住。因此,尽管太阳的寿命将超过银河系,但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治下,所有的一切都将最终消失。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并研究我们的家园——地球。
星系的消亡,并不意味着星系内的恒星也会消亡。实际上,很多恒星的寿命超过了星系的寿命。我们的太阳,这颗处于主序星阶段的恒星,正在将自身的氢元素通过核聚变反应转化为光和热。而宇宙中的亿万恒星中,有90%处在和太阳一样的主序星阶段。这些恒星是由星云坍塌,旋转升温,点燃氢元素核聚变形成的。它们的寿命取决于各自的质量。
太阳作为一颗中等质量的黄矮星,寿命大约在100亿年。但在宇宙中的一些大质量恒星,比如盾牌座uy,可能在几百万年内就会消耗完所有的核聚变元素,走向死亡。对于已经存在了50亿年的太阳来说,再过50亿年,它内部的氢元素也会消耗殆尽。届时,太阳将膨胀成一颗红巨星,火星轨道以内的所有天体都将被太阳吞噬,包括我们的地球。所以,至少我们的太阳还能在主序星阶段坚持50亿年。
根据天文学界的估算,银河系的年龄是135亿年。这个数据如果准确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的银河系是宇宙大爆炸后诞生的第一批星系之一。但是,我们现在掌握的数据表明,银河系在“不远的将来”将不复存在。银河系将在37.5亿年后被仙女座星系撞击,这两个星系将会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星系。在此过程中,两个星系的原始构造和外观将被引力摧毁。新形成的星系,也将不再是和银河系一样的棒旋星系,它将变成一个体积巨大的椭圆星系。
银河系的消亡,不会影响到太阳和它的行星们,因为两个星系内的恒星间隔都在数光年左右。这样巨大的间隔意味着,在碰撞过程中,两个星系的恒星和行星们不可能发生任何物理碰撞。如果那时地球上还有人类的话,他们将看到一个更璀璨的星空,因为夜空中将新增了来自仙女座的海量恒星。同时,横贯夜空的银河也将在引力作用下发生扭曲,并与外来的仙女座星系交织在一起。
然而,我们可能无法从地球上看到这些奇景。因为虽然我们的太阳不会在37.5亿年后就变成红巨星吞噬地球,但它的光度将在37.5亿年间增强近40%。未来10亿年间,太阳系的宜居带将后退到地球轨道以外,然后地球的海洋就会开始蒸发,整个星球将逐渐变成“金星化”。
总的来说,无论是在星系的消亡后继续存在,还是在恒星的寿命结束后消亡,太阳作为一颗黄矮星,它的寿命肯定会超过银河系。但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统治的宇宙中,没有不散的宴席,小到人类,大到恒星,星系,都无法抗拒熵增定律,也无法抗拒“终将逝去”的命运。所有的一切都会消失,只有死亡是永恒的。每个恒星都存在于自己的星系中,靠近星系中心的恒星最先消失在黑洞中。星系的消亡,不意味着其内的恒星也会消亡,恒星的寿命往往会超过星系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