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何利用天干地支计算年份
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公元后: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地支的推算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偶数组:123456123456子寅辰午申戌丑卯巳未酉亥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
扩展资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说法,简称”干支”。
”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大概是由于古人认为大树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直随着天地乾坤的变化、星移物转的变换,顶立于天地之间,似与天地相呼应一般,未曾耽误一分一毫,在节气的变化中提醒着世间万物这岁月的流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2000年用干支纪年法是什么年
农历乙卯年,兔年。
可以自己算。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
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九月按天干地支是什么月
公历1999年11月19日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己卯年乙亥月(十月)乙亥日(十二日)。
干支纪日的推算方法
日干支公式: 日干支=年数+月数+日期(和大于60,则减60;1月、2月各天用上一年数)
1月和2月的年数要归上一年,年数要用上一年的年数,可以看作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例如求2015年1月30日干支,未到3月,年数要看2014年,2014年数=7,不能用2015年数,月数不变。
例:分别求出1986年7月18日,2000年8月15 日,2015年1月7日干支?
解:查表得知,1986年数=40,2000年数=54,2015年1月7日,未满3月,属于上一年2014年数=7
1986年7月18日=1986年数+7月数+18日=40+2+18=60=癸亥
2000年8月15日=2000年数+8月数+15日=54+33+15=102-60=42=乙巳
2015年1月7日=2014年数+1月数+7日=7+6+7=20=癸未
扩展资料:
干支纪日从商朝便已开始,但其顺序到春秋时代有无间断或错乱过,尚待考证。截止2013年6月已确切知道: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
1912年民国元年采用公元纪年后,汉族民间仍沿用干支纪日法,百年来也未错乱。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这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法,对于我国历史学,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考证和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记时标志,是中国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支纪日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干支推算表
以上就是关于月20日天干地支 ,如何利用天干地支计算年份的全部内容,以及1999年11月20日天干地支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