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列举95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什么事件作为标志的?
答:五四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昭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2、谁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
答:李大钊。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完成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3、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哪儿创建的?
答:上海。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4、被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是谁?
答:陈独秀。1915年9月,他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向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从而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阀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5、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答:1922年5月5日至5月1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六个决议案,选举施存统、高君宇、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为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施存统任书记。
6、大革命时期,针对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毛泽东撰写了什么文章? 答:1927年3月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毛泽东赞颂农民群众打翻乡村封建势力的伟大功绩,批驳党内外责难农民运动的各种谬论,阐明农民斗争同革命成败的密切关系。
7、什么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答: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8、三大主力红军是何时何地会师的?
答:1936年10月间,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9、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是以何为标志?
答: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10、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11、毛泽东在哪几部主要著作中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答: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12、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的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什么文件?
答:《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政府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3、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何时?
答:1945年8月15日。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是哪一个?什么时候成立的?
答:内蒙古自治政府,1947年5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
15、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哪三次战略性战役?
答: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哪个文件?
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7、中国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时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时间: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何时何地召开?
答: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何时通过并公布?
答:1954年9月20日,由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正式公布。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国际会议是哪次?
答:1954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即日内瓦会议。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及其他有关国家外交部长参加。会议促成了印度支那停火,但在朝鲜问题上未达成任何协议。
21、哪次会议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答:党的七大。
2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 答:9月3日。
23、1945年,哪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联合国制宪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哪五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答:董必武,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
24、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发生在哪一年?
答:1946年。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向解放区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5、中国何时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答: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何时恢复的?
答:1971年10月25日,在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其他主持正义国家的共同努力下,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票,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
27、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是在何时? 答: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
28、中美两国何时建立外交关系?
答: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发表,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日,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
29、1955年4月周恩来率团参加的哪次国际会议,打开了新中国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
答:亚非会议,也称万隆会议。这是继参加日内瓦会议之后,新中国走向国际政治舞台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30、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集中力量发展哪个产业?
答:1955年7月30日,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属于何种类型的宪法?对国家的性质作了怎样的规定?
答: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32、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在全国实行何种兵役制?
答:义务兵役制。
33、党的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写入了什么理论和什么基本路线?
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4、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5、“五个一工程”具体指什么?
答:1992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奖和入选作品奖。“五个一工程”即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一部优秀电视剧(片)、一篇或几篇有创见有说服力的文章。
36、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什么?
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7、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什么决定?
答: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时尚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8、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草案)》,确定实施什么战略?
答:可持续发展战略。
39、科教兴国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40、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具体指什么?
答: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分别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青年节对应“五四运动”,建党节对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庆节对应“开国大典”。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当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3、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扩展资料:
节日确立:
1、青年节
193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时候,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又称“五四青年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但并非全民假日,仅14至28周岁的青年可放假半天。
(此处存在争议 )在香港、澳门主权回归后,五四青年节虽没有成为法定公众假期,但亦在港澳两地逐渐举办了些纪念性活动,如金紫荆广场五四升旗礼。
2、建党节
“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
《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
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
3、国庆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最早提出‘国庆日’的,是时任政协委员、民进首席代表马叙伦先生。”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意义
1、起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
就此,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使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
2、经过: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的这一无理决定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妥协。这次运动迅速地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到六月三日以后,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大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结果:打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大门;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时间:1919年5月4日;
5、人物:胡适、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
6、背景: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扩展资料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五四"运动,即它不单指1919年的"五四"事件,还涵盖前此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实际上主要由两大思潮催化而成,即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大思潮汇合的历史缘由在于他们对于反抗传统的文化专制主义和致力于建设民主政治有着共同的兴趣。
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一文所提出的"民主"、"科学",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提出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即为他们的共识。
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姻缘结合,为运动的推进注入了双重动力,但两大思潮毕竟渊源各自,取向不同,个性迥异,这也就注定了他们分化、离散的结局。
"五四"运动的双重动力决定了与其相联的双重色彩。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曾如是描绘那场震撼全欧洲的法国大革命:"18世纪和大革命,像共同的源泉,生成了两股巨流,第一股引导人们追求自由制度,第二股则引导人们追求绝对权力"。"五四"运动也呈现类似的情形。
以它与前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相联系的一面看,"五四"运动发展并强化了两种观念:革命与民主。在观念形态上,革命将人们引向对旧制度、旧思想、旧习俗、旧生活方式的反叛;民主则成为人们谋求建立新社会、新政治、新道德、新生活方式的价值标准和观念基础。
两者并非一回事。革命不等于民主,相反,革命过程中时常伴随不容忍,伴随你死我活的斗争,革命有时会与民主冲突,甚至以牺牲民主为代价。
民主也并非革命,民主是各种政治派别都要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各种社会利益集团相互依存的社会契约,是承认人各有其价值并听其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时段看,民主是一个历史过程,谋求民主的方式,渐进往往比革命更合理、更富有成效。
帮忙列举些党史中的一些大事件英语
一到十七大,
还有一些著名的会议,如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八一宣言等
35年的长征
49年建国
53年-56年三大改造
然后就是66年5月16日,发动文革。
以上就是关于5月党史大事件,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5月党史大事件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