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道德经是老子在出关时写的吗
相传老子骑青牛云游天下,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向西域开化。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为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老子行至函谷关,尹喜闻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后尹喜便托病辞官,随老子一起西行,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受尽千辛万苦,行至他的故乡秦州伯阳。
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阳龙山上筑庵讲道,一住便是好多年。老子日夜著书立德,修行练功,经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讲给尹喜。老子为了使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将所著《道德经》授于尹喜,独自西行,不知去向。尹喜铭记师父教诲,虔心研读《道德经》五千言,能解其奥妙,释其玄理,又自著九简,名曰《关尹子》(即尹真人文始经九篇),既高深,又广大,深得历代文人所崇拜。此文以后成了道家经典之一,收录在《百子全书》之中。
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一个故事:老子久住周都研究道德学问,后见周朝衰败,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们写本书吧”。当时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上下篇,阐述道德的内容,共5000多字。这就是历史上老子西度过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五千言的故事。尹喜是春秋战国时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后来,庄子称他为“古之博大真人”。
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的梗
1、是应函谷关县令尹喜所邀而写的。因为尹喜本身是一个丹道修炼者。后来成为文始派丹道创始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于老子的指点,老子西投流沙的时候,后来尹喜也是追随老子弃官而去的。
2、《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千秋叶文化罗博士讲什么是道
罗大伦博士的“天之道”
昨天看到了一篇罗大伦博士讲《道德经》的短视频,他把老子所讲之道,分成了治理国家的“圣人之道”和“天之道”两种。
罗大伦博士说到,上了岁数的人对于“离地三尺有神灵”的天道,都会有很大“本能”的认可,这是亲身经历的体会还是身心自然改变的造化呢?


原始道家的文始道文化中,就有“人生来具有三盏灯”的说法,左右肩各有一盏魂灯,头顶具有一盏灵灯。而灵灯伴随一生,是不会轻易息灭的,老子的《道德经》中第四章节的“和其光”,说的就是这盏灵灯发出的光;还有第五十二章节的“见小曰明,……用其光,复归其明”,其中的`光'也指的是头顶灵灯发出的光。
这些都是道家黄老思想,修行文化的一部分。
文始道的创立者,就是彊老子写作《道德经》的关尹子。关尹子留传下来的文始版本道德经,才是正宗的原始版道德经,其解读也不同于现世版本的道德经。
文始道文化传承人——子弗山人,在讲解文始道德经时,宣称老子在函谷关,写作的这五千余言具有“知道、识术、明德、修身”四大主题。
而现流行于世的王弼撰译本《道德经》,则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的文本,抛弃了“术”、篡改了“道德”、尊崇的是与道家观念相悖的“先王之法”,如此读之,何来经典之味!
道德经是老子在什么背景下写成的书
《道德经》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扩展资料:
《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美国《纽约时报》曾把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广场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老子为其中之一。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以上就是关于文始道德经的来历,道德经是老子在出关时写的的全部内容,以及文始道德经的来历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